創業故事

克林創辦人劉錫堃先生,克林舊店面位在現址對面,民國五十三年搬到現地址,六十五年重新裝潢,當時還很稀少的進口罐頭等歐美雜貨

台南人生活的一部份

克林食品店創辦人劉老先生,曾於日治時期被徵調到南洋日本憲兵部隊服役。聽說當年整條街區被徵調了一百多人去,然而,平安歸來的卻只有十三個人。回台灣後,開始經營木料生意,後因被惡意倒帳而放棄,轉而被聘往南商學校擔任實習主任,在此期間教育出不少金融界精英。民國四十一年,於現址對面開設克林食品店,販售自家烘培的西點麵包兼賣食品雜貨。

克林增加生鮮蔬果、冷凍肉類等超市時期「食パン(syokupan)」,也就是白土司,在當時屬於高級營養食品,一整條要四元半,很少人會買整條,多半會買「食パン」的人家,是以像寄放牛奶的方式,由店員每天送二至四片切包裝的土司到顧客家。因為這樣的關係,當時協防台灣駐台南的美軍聞風而來,加上有送貨到家的服務,到後來甚至連食材採買也委託克林代為處理。劉老先生因日治時期畢業於商業學校,會一些簡單的英語會話,間接幫了美軍家庭的大忙,偶爾美軍夫人會回送一整袋的小紅蘋果或其他美軍俱樂部福利社的物品,由於這些物資不易取得,吸引了其他客人想購買,克林就這樣順理成章的做起了買賣。當時為台灣光復初期,民生物資仍十分缺乏的年代,店內的洋貨使克林成為當時台南地區唯一有賣進口食品的店面。但由於六○年代以前進出口管制相當嚴格,進口貨物為「奢侈品」,在當時只做熟客的生意。

結合日式作法做出更受台灣人喜愛的土司

第二代劉宗安先生民國四十八年於現址重新整修建造,五十一年完工,隔年正式開張起用。劉老先生不僅自己進修西點麵包手藝,為了做出更好吃的土司及蛋糕,還特地請來日本麵包研究所雁瀨大二郎教授蒞臨指導,駐店一個月的技術提供、研發。日式作法的產品較為蓬鬆,口感也比較鬆軟,相較於當時的西式作法,更能符合台灣人的口味,終於做出了更受台灣人歡迎的土司。當時在台南蔚為風潮,業務繁忙期,甚至採用 30幾位員工半夜二點就要輪班開工作業才能應付。之後,劉老先生專心於商品研發,店務則交給夫人及弟弟負責。

六十年代中期,稍微開放進口貨物,當時的稅金為百分之二百,而且只開放歐美食品,過幾年後才開放日本食品罐頭。第二代劉宗安先生,於六十四年退伍後馬上接管店務,拓展店面,加強雜貨食品方面的銷售,另外成立克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甚至開辦台南第一家由麵包食品轉型的迷你生鮮超市,全台西點糕餅罐頭公會紛紛組團前來觀摩,可謂是台灣食品業界的前瞻者。除了迷你超市以外,劉宗安先生特地將八寶肉包又取名「克林台包」,自詡為21世紀府城最「台」的伴手禮。

八○年代時期,進出口全面開放,克林不再獨佔市場鰲頭,坊間生鮮超市林立,各式的食品原料行也紛紛出現,劉宗安先生依市場分析本能,感覺社會需求的改變,於七十六年再度規劃裝潢店面成今日格局,並大量進口日系商品,為台南第一家日本進口食品原料最多的店,甚至有些特定的西餐食材還是在克林才買得到,老商家有好的信譽,才是客源不斷的原因。

直到今天,這樣一間矗立在孔廟旁的老字號食品行,還常常看得見外國人進來採買進口罐頭、果醬的畫面,每天也有固定的老、中、青三代顧客登門消費。走一趟府城的老字號食品行,瞭解老店歷史,滿是東西融合、新舊共存的感動。